中国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社会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慢慢地加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随着教育优先发展的策略等稳步实施,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1.1%、95.7%、91.8%。
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步伐加快,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05年。
经过75年发展,中国文化服务设施日趋完善,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1949年的59倍、325倍,全年出版各类图书超百亿册(张)。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层出不穷,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13年提高0.77个百分点;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88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622亿美元。
经过75年发展,中国医疗资源更为丰富,逐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有效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基本医疗服务。2023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249万人。
十八大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居民健康水平有效提升。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4亿人,参保覆盖率自2018年起持续稳定在95%以上。2020年,人口预期寿命达77.93岁,比1949年提高43岁,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75年来,中国体育事业从落后走向全面繁荣,竞技体育迭创佳绩,群众体育蒸蒸日上。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并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数首次位列金牌榜首;2022年,北京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数和奖牌数创历史新高。
1949—2023年,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913个。群众健身设施和服务供给持续不断的增加,2023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59.3万个,面积达40.7亿平方米。
七十五载峥嵘岁月,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重点是始终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成可感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