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谁在领跑,众说纷纭,“家大业大”的顺丰快运,“老牌劲旅”的德邦快递,“后起之秀”的跨越速运,“势头正劲”的安能物流,“悄悄拔尖”的中通快运,“前景可期”的壹米滴答,“不可以小看”的百世快运……草草一算便能搞个春秋争霸,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谁也不服谁。
8月9日,运联智库发布了《2024年零担30强收入榜》,跨越速运凭借184.7亿的零担收入排名第三,连续三年锁定前三甲。
早在2018年,胡润研究院的发布《2018第三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时,跨越速运强势上榜,成为物流领域唯一新入围的独角兽企业,并于2019年蝉联榜单;2020年,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的《2019胡润中国500强非公有制企业》,跨越速运再次凭借200亿估值,位列第367名,跻身中国500强非公有制企业行列,与跨越速运同时上榜的还有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品牌。
照理说,上述这些“高光时刻”都是跨越速运正在崛起的“明证”。最近几年,在不少物流公司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跨越速运却能逆势增长,凭借超30%的复合增速遥遥领先行业(3年的收入分别是113、139.7和184.7亿),更显厚重与不易。
这两大“派系”,可以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直营能大大的提升企业成功做“强”的可能性,加盟可以提升公司成功做“大”的可能性。
目前,从市场占有率看,加盟制企业毫无疑问占据上风;但从市场价值看,直营制则明显更具长期价值。
上述这两份榜单,分别从“收入”和“货量”两大维度,直观呈现了整个零担快运江湖的整体格局。但是,如果拆开来看,会更有意思,可以明显发现直营体系与加盟体系的市场表现泾渭分明。
收入方面。直营体系包揽前三甲,分别为顺丰快运、德邦快递、跨越速运。而加盟体系紧随其后,分别为安能物流,中通快运,壹米滴答。
货量方面,情况似乎有点特殊,不一而足。直营体系前三甲分别是,顺丰快运,德邦快递,跨越速运。加盟体系前三甲分别是,安能物流,中通快运,壹米滴答。
从细分数据分析来看,跨越速运的收入在所有零担企业里排名第三,货量方面在直营体系里仍排第三。
这里要补充一个维度的数据,此前,德邦对自身原有快运业务的统计口径做了调整,将原先归到快递的大件快递3.60、航空大件业务归到了快运板块中。但跨越速运在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方面,瞄准和深挖的目标对象始终是B端需求,并没有太多“辗转腾挪”的空间。两相对比,显而易见,跨越速运不仅正在变“强”,也在逐渐变“大”。
从未来前景来看,在经过多轮洗牌期后,快递、快运行业的竞争内涵已经有所变化。头部玩家也纷纷告别过去“规模为王”、以价换量的激进打法,转而向精细化管理与运营、追求利润和服务进发。
在此趋势下,直营体系的“强管控”“重服务”的价值就被放大,而背靠强大的资源实力、服务能力及稳定的直营强管控体系等优势,跨越速运趁势而起,只是时间问题。
从创立之日起,跨越就选择了限时达这一高端产品为切入点,瞄准并深耕B2B为主的企业客户。目前,跨越已经积累了千万+企业客户。
打铁还需自身硬,跨越速运之所以能轻松的获得慢慢的变多的客户的青睐,除了全直营的组网和运营模式,靠的是在服务和稳定能力方面的实力。
举个典型的例子,在服务流程上,跨越速运开通了7*24小时专人服务,专人客服跟进客户的多种需求,为客户提供的“管家式服务”。在收运派环节,跨越速运能够给大家提供24小时昼夜取派,做到快速响应客户,同时实现用户个性化的取派要求。对于有特殊运输要求的货物,跨越速运会量身定做特殊的包装,保证货物在运输中的安全性。
此外,借力航空货运在时效、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是跨越速运差异化竞争、迈向高端化的关键路径。目前,跨越速运以旗下20架全货机为核心构建的航空物流网络,已实现全国99%以上的城市覆盖,华南、华东及华北400余城市“夜发晨至”的快递时效成为标配。跨越速运可兼顾远、中、近程飞行的梯队运力结构加强完善,其时效服务的能力用“渐入佳境”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在2022年业务旺季时,跨越速运总部直接垒起“现金墙”,满满的现金诱惑,这画面确实震撼。
此外,从2020年开始,跨越速运每年都发放年中、年尾两季奖金,今年的“奖”更是创新高,获奖人数增加140%,奖金总额更是猛增至175%!
如此壕气,让不少同行直呼“羡慕”,酸出天际,这个“别人家的公司”,放眼整个快递江湖可能也没有几家能够做到。
重赏之下有“勇夫”,想要成大事,就要给足员工,尤其是对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员工,一定要重重的奖励。这种做法看上去简单粗暴,效果却很明显,造就了一个个“跨越铁军”,如“销售铁军”“IT铁军”、“运营铁军”、“客服铁军”、“配送铁军”…
基于这个逻辑,就不难理解跨越速运为何需要重奖员工。因为只有让那些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提升了客户体验的人获得应有的回报和提拔,这家企业才有正气,才有活力,大家才会更有积极性,客户体验才会更好,事业才会更有希望。
“科技”绝不是挂在嘴边的“炫酷”手段,而是所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破之局,亦是一场不得不打的生死战。因为技术在业务中的应用积累,不是能抄来的,也不是能学来或者花钱买来的,而是从实践和实战中积累出来的。
从近年来中通、圆通、申通履新总裁或执行总裁升迁路径来看,快递公司越来越偏爱“技术派”扛大旗,多数“新帅”都是技术背景出身。而中通、圆通、申通的“一号位”都有很强的技术背景,这也代表着行业正在“向技术要生产力”新的开始。
在技术方面,跨越速运有一个“先人一步”的优势——底子好。跨越速运的“掌舵人”胡海建本就是技术出身,典型的“产品经理型”创业者。也能这么说,跨越速运的技术“奠基人”,就是他们的董事长胡海建。
事实摆在面前,成立之初,胡海建就认定科技对于产业赋能的重要性,坚信技术的边界就是跨越速运业务的边界,要用科技的高投入,实现全流程、全场景的降本增效。为了以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速运投入1500名自有工程师,花费10亿重金自主研发上线了铸剑系统,专注解决企业客户运送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全流程、全场景的降本增效,为万千企业客户从容向前筑牢物流坚实后盾。
综上来看,如果再把时间周期拉长,来复盘跨越速运的崛起经历,看似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实质上都很确定,无论是面向未来的根基,还是当下坚持做对的事,“三驾马车”都跑起来了,剩下的只剩“狂飙”。
上一篇:1320亿件快递如何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