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变多“河北制作”从这儿走向世界

2024-09-26 行业动态

  在石家庄世界陆港园区,成百上千的集装箱和货品堆放规整,较为壮丽。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中秋节前夕,记者驱车前往石家庄世界陆港园区,但见数千个集装箱有序堆放,整齐壮丽,大型卡车进进出出,忙忙碌碌;铁路线上,一列列世界班列停靠在场站,巨大的龙门吊抓起集装箱,精准放置在班列上……一个国家一级铁路物流纽带跃然眼前。

  对不靠海、不沿边的石家庄及周边区域而言,石家庄世界陆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自2018年6月29日首列中欧班列发车以来,现如今石家庄世界陆港已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国家多式联运演示工程、国家归纳货品运输纽带,成为省会对外开放的地标。

  “货运量增长得非常快。咱们现在作业都是三班倒,随时待命。”石家庄世界陆港场站调度员崔子良正忙着发车前的巡检,核对箱号和车号是否匹配等,最终再和铁路货运联络,请求拉车。像这样的中欧班列,他每天都要送走1至2列,不过,仍一“仓”难求。作为京津冀区域完成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的中心陆港,已有货值超300亿元的“京津冀制作”从这儿连绵不断输送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石家庄世界陆港已建成京津冀最大的铁路场站。建成6条铁路专用线万平方米轿车中转基地、2万平方米世界集装箱服务中心、10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场站作业才能位居京津冀首位、全国前列,成为京津冀区域最大的内陆港。

  作为河北对外开放新高地,到7月底,石家庄世界陆港已具有18条世界线个,辐射欧洲、中亚和东盟等50多个国家和区域,渐渐的变多的“河北制作”搭乘世界班列走向世界。陆海表里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石家庄世界陆港加快了京津冀对外开放的脚步。